5月6日,市委高規格召開人才工作會議,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,市委田慶盈書記對做好新時代全市人才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,市委、市政府專門出臺了《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濰坊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》,充分體現了市委、市政府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。
近年來,特別是去年以來,濰坊市大力實施“人才興濰”行動,全市人才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。黨管人才工作格局不斷優化,在省內率先實施黨委書記人才工作項目,創新推行市直部門“管行業就要管人才”工作機制,有效凝聚起齊抓共管工作合力。市委在省委人才工作會議上作了典型發言。人才政策體系日趨完備,制定形成了以“人才興濰”24條為核心的“1+N”政策體系,出臺加強重點產業人才支撐的16條措施和13項個性化產業人才支持政策,形成了“普惠性+量身定制”的特色人才制度體系。深化產才融合引領高質量發展做法獲評山東組織工作創新獎。人才隊伍規模和素質持續提升,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15.3萬人,擁有合作院士180人、國家級重點人才62人,鳶都系列人才409人,3人入選省“一事一議”頂尖人才,引進合作的5名高端人才新當選“兩院”院士,近兩年引進高校畢業生均在6萬人以上,高技能人才達到29.56萬人,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榮獲金牌數量連續12年全省第1。人才平臺載體建設提檔升級,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建成啟用,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、濰坊先進光電芯片研究院、光刻膠省重點實驗室等重大平臺建成投用,山東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示范區深入推進。人才發展環境持續向好,創新實施校地合作“雙百行動”、科技攻關“揭榜掛帥”,設立“人才濰坊伯樂獎”,深入實施人才安居工程,累計發放大學生生活補貼、購房補貼4.65億元,支持力度全省領先。3項工作獲評全國人才工作優秀創新案例,數量居全省首位。
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,濰坊市將緊緊圍繞“打造特色人才集聚高地,高水平建成人才強市”一個目標,突出“構建具有濰坊特色的人才集聚雁陣格局”一個牽引,實施“產業人才集聚、高端平臺支撐、人才生態優化”三大行動,強化人才引育創新,努力在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全省前列,為實現“一二三”目標、建設人民滿意的現代化品質城市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。到2025年,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60萬人,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00萬人、高技能人才32萬人、農村實用人才35萬人;引進培育并重點支持有重要影響的科學家、頂尖人才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1000名以上;新增高校畢業生25萬人以上。
重點抓好加快構建“1+4+N”人才集聚雁陣格局,實施產業人才集聚行動,實施高端平臺支撐行動,實施人才生態優化行動四個方面工作。
加快構建“1+4+N”人才集聚雁陣格局。“1”,就是打造重點產業人才集聚示范區。突出現代農業、先進制造業“兩大主業”,聚焦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、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建設,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農業人才“硅谷”、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人才集聚中心。“4”,就是建設4個高端人才集聚先行區。支持4個市屬開發區在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方面先行先試,完善創新創業政策體系,探索人才管理服務新模式,著力打造科技領軍、海洋應用、對外開放、生態農業等高端人才集聚先行區。“N”,就是建設N個特色產業人才集聚高地。支持12個縣市區圍繞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,規劃建設產才融合的孵化器、產業園、科創園,培育科技型企業,打造一批特色鮮明、創新創業活力強的產業人才集聚“小高地”。
實施產業人才集聚行動。圍繞服務支撐重點產業發展,著力打造有重要影響的科學家和頂尖人才、高水平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、青年科技人才、企業經營管理人才、卓越工程師、高技能人才、鄉村振興人才、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人才等8支一流人才隊伍。一是突出抓好精準引才。建立“十大產業”人才需求動態調整、定期發布制度,采取“產業專班+企業”形式常態化走進大院大所,深入推進校地合作“雙百行動”,深層次對接國內外知名高校、科研院所和高端專家人才。實施青年人才來濰留濰回濰“3V”計劃,開展駐濰高校畢業生留濰專項行動,每年新引進高校畢業生5萬人以上、博士碩士4000人以上。組織開展“濰才回歸春暉行動”,廣泛吸引濰坊籍在外專家人才報效桑梓。二是加大人才引進力度。深入推進濰坊留學人員創業園省部共建,定期舉辦國際人才周、國際人才創業大賽,優化引才聯絡站點布局,聘請一批引才大使,拓寬人才引進使用渠道。三是強化人才自主培育。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行動、優秀青年企業家和民企接班人培育行動,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。支持駐濰院校設立卓越工程師培養創新實驗班,加強人工智能、虛擬現實等新興產業卓越工程師培養。實施技能人才振興計劃,強化校企協同育人,定期舉辦職業技能大賽,每年培養高技能人才1萬名以上。
實施高端平臺支撐行動。聚焦提升人才吸引集聚力,著力打造一流的人才引領型平臺載體。一是培育一流創新型企業。量身定制個性化人才政策,對先進制造業、現代農業等重點產業和磁懸浮、光刻膠、先進光電芯片、預制菜等重點領域“一業一策”精準支持,加快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、獨角獸企業、瞪羚企業、“專精特新”企業。二是打造一流科技創新平臺。按照“大平臺—大團隊—大項目—大成果”規劃思路,支持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創建現代農業山東省實驗室,高標準建設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、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、濰坊先進光電芯片研究院、磁懸浮產業研究院等,到2025年,全市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到800家以上。三是培育一流創業孵化平臺。實施科技企業孵化器提升行動,建設一批市場化主導的創業載體和“眾創空間”。到2025年,全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數量達到1000家以上。四是加強一流職教高地和駐濰高校建設。深入推進省市共建山東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示范區,實施駐濰高校校地融合發展提升行動,支持優質高職院校發展職業本科教育,支持職教集團加速發展,規劃建設大學科技園。到2025年,駐濰高?倲颠_到23所以上。
實施人才生態優化行動。優化人才服務保障體系,建設“人才濰坊”綜合信息服務平臺,推出濰坊“人才碼”,實現“無形認證”“政策找人”;建設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,擴大“鳶都惠才卡”發放范圍,推動人才服務標準化,解決好人才子女教育、配偶安置等“關鍵小事”。實施人才環境打造推介專項行動,推進人才驛站、人才公園、國際人才社區建設,設立濰坊“人才日”。開展城市形象宣傳塑造活動,全方位展示濰坊,促進人才了解濰坊、向往濰坊。
《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濰坊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》對全市現行人才政策進行了系統梳理,一些經驗做法上升為政策規定,政策體系更完善、覆蓋面更廣、含金量更高,是做好新時代全市人才工作的綱領性文件!秾嵤┮庖姟钒嫿ㄌ厣瞬偶垩汴嚫窬、打造一流人才隊伍、創新實施人才引育機制、打造一流平臺載體、構建一流人才制度體系、打造一流人才發展生態等八個方面,共30條。
頂格支持高端人才創新創業。對有重要影響的科學家和頂尖人才,“一事一議”對接引進,按需創設新型研發機構、量身定制實驗室,給予最高500萬元生活補貼、5000萬元項目資助、1億元政府性創新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。對聘任院士、合作院士分別給予最高300萬元、100萬元生活津貼。對鳶都產業領軍人才創新類、創業類人選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、800萬元經費資助。在鳶都學者建設工程中新增青年專家項目,每人給予20萬元經費支持。對高水平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,入選國家級、省級重點人才工程的,在國家、省給予相應補助基礎上,市級再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,三級疊加補助最高可達700萬元。
大幅提升青年人才支持標準。為更大力度吸引集聚青年人才,進一步加大生活補助、購房補貼等支持力度。如,新引進的博士、碩士、本科生的生活補助標準,分別由原來每月3000元、1500元、500元,提高到每月6000元、2000元、1000元補貼。新引進的博士、碩士、本科生(預備技師)、大專畢業生(高級工)分別一次性給予30萬元、10萬元、7萬元、2萬元購房補貼。1名博士生活補助和購房補貼共計可達51.6萬元,夫妻雙方均為博士的可疊加享受,支持力度在全省是領先的。同時,?(高級工)及以上畢業生可申請租住各級人才公寓,博士2年內免租金,其他類別人才的租金最高可減免70%。
強化企業家和用人單位引才育才激勵。對評選的優秀企業家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。對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企業家,授予“人才濰坊伯樂”稱號,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。對全市作出突出貢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,與全球前200名和國內“雙一流”高校合作定向培養人才的,按照每名博士10000元、碩士5000元、本科3000元的標準,給予用人單位培養經費補貼。
支持平臺載體做大做強。給予“十大產業”專班、行業領軍企業、重點園區、重點新型研發機構、當年度新上市企業等鳶都產業領軍人才配額支持,專項用于引進急需緊缺的省外高層次人才。新認定的國家級、省級重點實驗室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技術創新中心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,分別給予200萬元、40萬元獎勵。國內知名高校、科研機構和創新領軍企業等分支機構來濰落戶或設立研究院的,在資金支持、科技計劃實施、人才政策落實等方面享受市內機構同等政策?冃гu價優良的科技企業孵化器、眾創空間,給予最高30萬元和15萬元的獎勵。經認定的現代產業學院按實際投資額的50%給予建設獎補,最高500萬元。
增強人才制度活力。把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作為推動人才發展的根本動力,增強人才體制機制靈活度和人才政策開放度。比如,滿編超編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,可申請使用“周轉池”編制辦理入編;支持校地聯合引才育才用才,推行高層次人才“創新在高校、干事在企業”的“雙落戶”制度,對龍頭企業、新型研發機構新引進的高層次人才,可按規定程序聘用為高校、科研院所正式編制人員。優化人才配額制、舉薦制,推行重大科技項目和關鍵核心技術“揭榜制”“技術總師制”“賽馬制”“軍令狀”等,對攻克關鍵核心技術、引領領域創新和行業發展的,通過股權投資、鳶都產業領軍人才配額等方式給予支持;對特別重大的項目“一事一議”給予支持。
下一步,濰坊市將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、市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,認真落實《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濰坊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》,充分發揮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作用,凝聚各級各部門工作合力,發揚“嚴真細實快”工作作風,強化人才引育創新,加快打造特色人才集聚高地,為實現“一二三”目標、建設人民滿意的現代化品質城市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。